参考答案:
1.【答案】 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、装卸费、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等,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。差旅费不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中。原材料的入账价值=4 000×2 400+1 000+600+1 500=9 603 100(元)(3分)
【答案】 原材料的入库单价=9 603 100/3 995=2 403.78(元)(3分)
【答案】 会计分录如下:
借:原材料 9 603 100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进项税额)1 632 110(1 632 000+1 000×11%) 贷:银行存款11 235 210 (3分)
借:管理费用 500
贷:银行存款 500 (1分)
2.【答案】 ①有合同部分:乙产品成本=80×10+80×3=1040(万元)乙产品可变现净值=80×11.25-80×0.55=856(万元) (1分)由于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,因此,库存A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。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=80×11.25-80×3-80×0.55=616(万元)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=80×10-616=184(万元)(2分)②无合同部分:乙产品成本=20×10+20×3=260(万元)乙产品可变现净值=20×11-20×0.55=209(万元)(1分)由于用库存A材料生产的乙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,因此,库存A材料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。库存A材料可变现净值=20×11-20×3-20×0.55=149(万元)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=20×10-149=51(万元)(2分)③库存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=184+51=235(万元)(2分)
【答案】 甲产品成本为500万元;甲产品可变现净值=350-18=332(万元)(1分)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=500-332-100=68(万元)(1分)解析: 注意甲产品有期初跌价准备金额,计算的“成本-可变现净值”的差额为余额概念,需要将期初的跌价金额也减去才是本期应计提的金额;
【答案】 201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=235+68=303(万元)(1分)会计分录为:借:资产减值损失303 贷:存货跌价准备303(1分)
考查点:第二章.存货
推荐阅读: